温水接触皮肤的那瞬间,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,柳知夏总算好好的洗了个澡,之前在柳家病了一番没敢洗,在村长家不方便,也是简单的擦洗。
洗完顿觉神清气爽,季青好似掐着时间,她刚穿好,就进来把水拿出去倒了。
柳知夏坐在床边擦拭头发,长发不容易干怕是要等一会儿才能睡,擦的她手也酸了,一双手接替了她。
“头发不擦干,仔细头风,以后可以白日里洗,容易干些。”
明明是一双有力的手,此时却很轻柔,仔细的擦着她的每根发丝。
过了两刻钟左右终于干的差不多了,两人这才躺上了床。
屋里一片漆黑,只余窗外照进来的几缕月光,阵阵馨香直往季青鼻子里钻,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,此前日日忙的脚不沾地倒是没空想着这些,现在美人在侧,叫人心猿意马。
暗自鼓气,本就是自己的娘子怕什么!一翻身压了上去,吓得柳知夏抓住了他的肩膀。
“行吗?”季青眼含期待。
感觉到季青滚烫的呼吸,柳知夏有几分紧张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。
寂静的夜不时传出几声稀碎的压抑,只余一对红烛摇曳。
*
季家爹娘已经去世,所以柳知夏没有公婆,不用起的那么早此时她睡得正香,季青倒是早早就醒了,俯身在柳知夏脸上亲了以后这才慢慢的下了床。
走出房门就遇上季杨,看着自己弟弟打趣的眼神,季青没忍住给了他一脚:“滚去生火。”
“哈哈好嘞大哥。”二人调笑着去了灶房。
早上就简单的红薯粥,就些咸菜,蒸了几个馒头,季青想了想从菜橱里拿出了四个鸡蛋煮上了。
米香混合着红薯的香气飘了出来,透露出香甜的味道,屋子里的柳知夏这才醒了过来,揉了揉发酸的腿,出了屋子。
堂屋的桌上摆好了红薯粥和两碟咸菜几个粗面馒头,几副碗筷。
走进院子劈柴声和孩童的嬉闹声,她一出现,瞬间安静下来。
院子里除了季青还有四人应该就是他的弟弟妹妹了。
“怎么不多睡会?”季青迎了上来,二人对视一眼都有些脸颊发热。
其他几人也围了上来季青正好一一介绍:“这是我二弟,季杨。”
“大嫂。”
看起来只比季青小几岁,长相俊俏。
“这是我两个妹妹,季兰,季芳。”柳知夏冲她们一笑,两个妹妹显的有几分拘谨的唤了一声嫂子。
“这是我小弟,小宝。”季小宝就是季青娘早产下来的孩子,如今四岁看着也比寻常孩童瘦小一些。
“***。”看着有些怕生。
柳知夏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:“你好,小宝。”
季小宝有些害羞的笑了笑。
“走吧,吃早饭。”季青看柳知夏起来了大家一块吃。
将一枚温热的鸡蛋塞到柳知夏手里,给她盛了一碗粥,非常贴心。
剩下的三枚鸡蛋分给两个妹妹和小宝,他们两个大男人就不用吃了。
季小宝望着大哥给的鸡蛋吞了吞口水,鸡蛋可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的,***来了就能吃鸡蛋真好。
柳知夏看着只有四枚鸡蛋知道季家的如今日子清苦,但季青也没有落下两个妹妹,足以证明季青对待弟弟妹妹都是不错的。
“大哥!我不是你最亲的弟弟了吗?就不给我煮。”季杨做出一副心痛的样子。
季兰忙递过去自己的鸡蛋:“二哥我的给你。”
季青将一个馒头塞进季杨嘴里:“吃还堵不住你的嘴。”
“唔!不用不用,你吃。”季杨只是耍宝,可不会真和妹妹抢吃的,嘴里嚼着馒头就着咸菜吃的也香喷喷。
红薯粥带着丝丝甜味,配着鸡蛋,柳知夏觉得味道不错。
季兰季芳吃的很慢,家里只有三只鸡,生的鸡蛋并不多,都是要留着卖钱的,只偶尔给身体不太好的小宝煮一个。
一大家子都吃完以后,季杨非常有眼力的刷碗去了。
季家的房子是泥土混合着稻草做的土墙,屋顶盖的却是瓦片,比茅草顶的好很多,房子所以看起来很结实,也算宽敞。
最中间的堂屋,摆着一张四方桌用来待客和吃饭。堂屋内两侧各有一间卧房,院子分东西厢房,西厢房连着厨房,东厢房连着一间杂货房。院子也用土墙围了一圈,连着一扇小柴门。茅房从堂屋后门出去,那里连着一片菜地,位置不算大,种着一些日常可以吃的菜。
院里还种着一棵枣树,堂屋屋檐下码着柴垛,避免被雨淋湿。
季青带着柳知夏回了里屋,如今家里的人都认得了,成了亲那家里的银钱多少也该让她知晓。
季青从衣柜里掏出两个钱袋子交给柳知夏,在他的眼神示意下,柳知夏接过打开。
第一个里面有一两碎银和五十个铜板,第二个里面装了三百文,一共一两又三百五十文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。
季青脸热的有几分不好意思:“爹和娘治病后银子就没剩下什么,等农忙后我就去镇上干活,一定不会让你饿着。”
柳知夏知道他家如今的的情况,能剩下这一两又五十文怕已经是省吃俭用的了,兄妹几人穿的都是几年前的旧衣,补丁摞着补丁的。
另一个钱袋装的应该是成亲的礼钱,庄户人家送礼一般是八文,十文,二十文之类的,亦或是搭一些白菜鸡蛋的,这三百文里估计大伯一家占了大头。
“没关系,既然我们成了亲,就是一家人,我们努努力日子一定会好的。”
不管做什么一定是先将心态放好,季青这么些年一定不容易,好在弟妹都乖巧懂事,如今她们成了一家人,她自然也是要为之打算的。
“谢谢娘子。”季青揽过柳知夏进怀里,鼻头泛酸。
“你待会儿陪我去看看我爹吧?”说是去看其实就是去上坟,原主爹柳大是小河村柳家的,柳老太一共生了二子三女,儿子取名柳大和柳二,女儿们都嫁到外村去了不常回来。
柳大自小就机灵,人聪明,学得快,因救过村里的老童生,所以识得一些字,在镇上找了一份活计。
这可把柳老太高兴坏了,每月都能得到柳大带回来的银钱,怎能不高兴。
某日回村柳大从镇上时说已有心上人要成亲,柳老太不乐意,因为她早就相看好了娘家的侄女,但柳大是个有自己想法的,柳老太若是不同意以后就不将银钱往回拿了,柳老太只能不情不愿的同意了。
二人成婚后日子倒也甜蜜,只是柳大不常回来,柳老太就暗地里磋磨原主娘楚氏,楚氏是个从大户人家放回来的丫鬟,心里头也有自己的计较,又不好和柳老太对着干,挑着柳大回来那天,故意让他看见,柳老太对着她又掐又骂。
更新时间:2025-10-25 23:37:24